由於病毒並不像其他生物能藉由交配產生後代,因此在種別的定義上與一般生物有所不同。 沒有含括在三域系統內的病毒,不屬於 古菌域(archaea) -- 細菌域(bacteria) -- 真核域(eukaryota) 

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Taxonomy of Viruses,簡稱ICTV)在1966年建立起了一個病毒分類的通用系統和統一的命名法則。其七屆ICTV會議首次規範化了病毒物種的概念,即病毒分類的分支層次中的最低分類單元。分類的主要依據是病毒顆粒的特性、抗原特性與生物特性。ICTV是國際微生物學聯合會(International Union of microgical Societies)發展、改進和維護通用病毒分類的唯一機構。該系統與細胞生物分類系統有許多共同特徵,如分類單元結構。但也存在某些差異,比如所有分類名稱都使用斜體,這與國際藻類、真菌和植物命名法和國際動物命名法不同。到目前為止只有一小部分的病毒得到了研究,從來自人體的病毒樣品中發現有20%的序列是未曾發現過的,而來自環境中(如海水、大洋沉積物等)的病毒樣品則大部分的序列都是全新的。

物種名稱通常以[疾病]病毒的形式出現,尤其是高等動植物。 ICTV 2023版分類表中總共有6個域、10個界、18個門、2個亞門、41個綱、81個目、11個亞目、314個科、200個亞科、3522個屬、84個亞屬與14690個種。除亞域、亞界和亞綱外,其他級別的分類單元都被使用。

病毒6:

 

病毒由兩到三個成分組成:病毒都含有遺傳物質RNADNA,只由蛋白質組成的 毒體 Prion 並不屬於病毒);所有的病毒也都有由蛋白質形成的衣殼,用來包裹和保護其中的遺傳物質;此外,部分病毒在到達細胞表面時能夠形成脂質包膜環繞在外。病毒的形態各異,從簡單的螺旋形正二十面體形複合型結構。病毒顆粒大約是細菌大小的千分之一。病毒的起源目前尚不清楚,不同的病毒可能起源於不同的機制:部分病毒可能起源於質體(環狀DNA,可以在細胞內複製並在細胞間轉移),而其他某些則可能起源於細菌。

病毒有各式各樣的傳播方式,不同類型的病毒採用不同的方法。例如,植物病毒可以透過以植物汁液為生的昆蟲,如蚜蟲,來在植物間進行傳播;而動物病毒可以透過蚊蟲叮咬而得以傳播。這些攜帶病毒的生物體稱為「載體」。流感病毒可以經由咳嗽和打噴嚏來傳播;諾羅病毒則可以透過手足口途徑來傳播,即透過接觸帶有病毒的手、食物和水;輪狀病毒常常是透過接觸受感染的兒童而直接傳播的;此外,愛滋病毒則可以透過體液接觸來傳播。

並非所有的病毒都會導致疾病,因為許多病毒的複製並不會對受感染的器官產生明顯的傷害。某些病毒,如愛滋病毒,可以與人體長時間共存,並且依然能保持感染性而不受到宿主免疫系統的影響,即「病毒持續感染」(viral persistence)。但在通常情況下,病毒感染能夠引發免疫反應,消滅入侵的病毒。而這些免疫反應能夠透過注射疫苗來產生,進而使接種疫苗的人或動物能夠終生對相應的病毒免疫。像細菌這樣的微生物也具有抵禦病毒感染的機制,如限制修飾系統抗生素對病毒沒有任何作用,但用於治療病毒感染的抗病毒藥物已經研發出來。

病毒的形狀和大小(統稱形態)各異。大多數病毒的直徑在10-300納米nm)。某些絲狀病毒的長度可達1400nm,但其寬度卻只有約80nm。大多數的病毒無法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到,而掃描穿透式電子顯微鏡是觀察病毒顆粒形態的主要工具,常用的染色方法為負染色法

一個完整的病毒顆粒稱為「病毒體」(virion,又稱病毒顆粒、病毒粒子),是由蛋白質組成的具有保護功能的衣殼capsid,又稱殼體、蛋白質外殼)和衣殼所包住的核酸組成。構成衣殼的單一蛋白質亞基稱為「殼粒」capsomere,又稱次蛋白衣),而殼粒的類型取決於衣殼中的位置。有些病毒的核衣殼外面,還有一層由蛋白質、多醣脂類構成的膜叫做包膜envelope,又稱套膜、外套膜),包膜上生有「刺突」spike,又稱棘突),如流感病毒。衣殼是由病毒基因組所編碼的蛋白質體成的,它的形狀可以作為區分病毒形態的基礎。通常只需要存在病毒基因組,衣殼蛋白就可以自組裝成為衣殼。但結構複雜的病毒還會編碼某些幫助構建衣殼的蛋白質。與核酸結合的蛋白質稱為核蛋白,核蛋白與核酸結合形成核糖核蛋白,再與衣殼蛋白結合在一起就形成了「核衣殼」。病毒的形態一般可以分為螺旋形正二十面體形包膜型複合型。

 

廣為人知的病毒有:

天花病毒、狂犬病病毒、腺病毒、漢他病毒、冠狀病毒、腸病毒、諾羅病毒、皰疹病毒、肝炎病毒、以及近年受到世界衛生組織關注的M(猴痘)


2019年肆虐全球的新冠病毒是RNA病毒。RNA無法在細胞中長期保存,只要能夠抑制病毒的複製機制,被感染細胞中的病毒RNA就會遭清除,完全治癒的機率相當高。C型肝炎病毒同樣是RNA病毒,慢性C肝患者即使已經與病毒共存十幾年,在給予口服特效藥之後仍有超過99%的治癒率,因此C肝新藥雖然昂貴,台灣健保仍納入給付。

B型肝炎病毒就不同了。它是DNA病毒,病毒的DNA在感染的肝細胞中能穩定存在數年不會降解。近年研究更發現,病毒的DNA可以在感染的數天內就插入宿主的染色體中,成為細胞中永恆的存在。換句話說,只要遭感染的細胞不被殺死,病毒的DNA就可以在肝臟不斷複製、生產病毒,再感染更多細胞。而抗病毒藥物只能減緩B肝病毒在細胞的生產速度,但無法根除已插入宿主染色體的病毒DNA

事實上,人類長久以來對許多DNA病毒都莫可奈何。全球有超過90%的人口感染Epstein-BarrEB)病毒,人體一旦遭受感染,這種病毒就會終生潛伏在鼻咽部位,與往後鼻咽癌或淋巴癌的發生有關;常見的口腔?疹或帶狀?疹,也是由DNA病毒引起。這些DNA病毒一方面潛伏在免疫細胞較不活化的區域,另一方面可把DNA插進宿主基因組,亦即可長存宿主體內,伺機發動攻擊。這種生存策略極其有效,也是科學家至今仍束手無策的原因。

如果未來出現高感染性的DNA病毒,治療上只會比RNA病毒更難纏,但也不是毫無希望。利用基因剪輯(CRISPR)工具去除病毒插進宿主體內的DNA是可能的解決辦法之一,但要剪切所有遭感染細胞的DNA是一大挑戰。較可行的方式是多種策略同時並行,包括持續研發新的抗病毒藥物以及免疫調節藥劑,這些都將成為未來對抗新興傳染病的有效工具。


資料來源:

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zh-tw/%E7%97%85%E6%AF%92#ICTV%E5%88%86%E7%B1%BB%E6%B3%95

https://med.site.nthu.edu.tw/p/406-1551-230057,r9677.php?Lang=zh-tw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喵喵酥酥 的頭像
    喵喵酥酥

    喵喵酥酥

    喵喵酥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